始于20世纪30年代。1934年,德国的F.施洛费尔和O.舍雷尔研究成功的聚三氟氯 PVDF 浙江孚诺林化工,是氟树脂的**个品种。1938年 PVDF 上海三爱富,美国杜邦公司的R.J.普伦基特发现并于1945年工业上生产了聚 PVDF 山东东岳神舟,这是较早工业化的氟树脂产品,以后不断开发出新品种。80年代初世界上已工业生产和批量生产的有11种,聚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%。1984年 PVDF,世界氟树脂需要量**过30kt,其中聚占70%。
中国氟树脂的研制始于50年代后期。1965年以后,聚、聚三氟氯、氟塑料46等相继投产,其他品种亦先后研制成功或已小量生产。
加工
氟树脂多数可用一般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方法加工成各种制件。唯聚因熔融粘度高达10~10Pa·s不能流动,难用一般方法加工,需用类似于'粉末冶金法'──冷压与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加工。即先在模具内以20~30MPa压力冷压成型后,于370~380℃烧结,制成板、棒、管或垫圈、轴承、阀门等制品;或先制成毛坯,再经机械加工成薄膜或各种零部件。分散聚则用挤出成型制成薄壁管、细棒、异形材、电线电缆被覆层、管道、丝扣密封用生料带等。而分散液则可用喷涂、流延和浸渍等工艺制得相应制品。